当前位置:梦归>都市言情>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212章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1 / 2)

这次崔县令可没打算再重蹈覆辙,淡然地递了个眼神给何主薄。

何主薄深谙崔县令的心意,并不正面回答,而是朗声道:“这些天经工匠们的改良后,一台打谷机的造价已经被压到六百文。”

“六百文?”

听到这个数字,围观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都赶上一个铁犁的价格了,我们村可没几个人用得起。”

关凌村的条件在武泰镇算是中上,他们都嫌贵,更不用说汪里正那样的穷乡僻壤了。

要知道铁犁几乎是农户家最贵重的农具了,贵就贵在,不得不用很多铁。

“这打谷机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农具,并非必需之物。”何主簿等众人议论一阵后,才伸手往下一压,示意安静下来。

“县衙内的打谷机可按照三百文一台,提供给五等户大于二十户,或者有十户以上贫农的村子。”

汪里正心中大喜,拔高了音量道:“大人,我们岩上乡的兴陵村符合!”

三百文,大家伙凑一凑,还是能够承受的。

打谷机效率这么高,可以一个村甚至一个乡的人轮流用。

“大人,我们泉春乡唐松村也符合!”

“大人,刚好二十户能不能行?”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场面瞬间就热烈起来。

对此崔县令早有准备,直接让关松摆好桌子将符合条件的村子登记下来。

二十台,不多不少,刚好是他与县丞、主簿一起商量出来的数目。

程小棠好奇地小声问程天禄,“二哥,什么是五等户啊?”

“就是一家人的地不到五十亩,若是低于三十亩,就称为贫民。”程天禄温声解释道。

大荣朝是按照“五等版籍”来划分百姓,规定每逢闰年修造一次。

一等户,是占田五百亩以上,算是大地主及更高的士族;

二等户,占田三百亩至五百亩之间,是中等地主;

三等户,占田一百亩至三百亩之间,是小地主和自耕农中的富户;

四等户,占田五十亩至一百亩之间,可以靠种地保证温饱的自耕农;

五等户,占田三十亩至五十亩之间,半自耕农,家里还需要有人做工或者用其他方式换粮食吃。

按照钱塘县的粮食产量,一亩良田,均产也不过二石,还得纳税。

此时不比后世,有那么多种果蔬鱼肉等副食品可以选择,百姓主要吃的还是粮食,因此消耗量极大。

程小棠对照着自家的情况,发现县衙给他们分的八十亩地,已经排到了四等户,比最低的贫农要高两个等级呢。

胡景焕从小跟在胡里正身边,对此比较了解,瞥了一眼笑话他不懂种地的程天寿,“能供得起孩子上学的,肯定不是贫农。”

“甘毅家还有二十五亩地,也算得上五等户。”

真正的贫农,别说送孩子去上学,养活都是问题。武泰镇也有许多贫民,在孩子七八岁时就送去大户人家做工,省下粮食。

胡景焕的书童阿莫,家里就是这种情况。

程小棠顺势问出自己的困扰,“地不够,为什么不开荒呢?”

“开荒可累了,而且二叔说过,荒地刚开出来是种不了粮食的。”程天寿不甘示弱地解释道。

“要养上好几年,才能种小麦。”

这一点程小棠倒是知道,只是在她看来,种豆子好歹也能做些豆饼吃,总比吃糠和麦麸好。

不过想到之前开荒的花费的时间,又能理解,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力不足。

不是所有人都像老程家这样,不仅儿孙多,还都勤劳肯干。忙活完地里的事也不闲着,积极地去做工赚钱。

“奶奶真厉害。”程小棠由衷感慨道。

生养六个孩子很厉害,能把孩子们教育得这么好,更厉害。

程老太也在边上看儿子们演示打谷机的用法,不知小孙女怎么将话头转到这里,心里却很是受用。

另一边很快就登记好了半价购置打谷机的村子,里正们也发现这次崔县令是有备而来,数来数去,就二十个村子。

而剩下的四台打谷机,早已被放置到另外四个镇上。

没占到半价便宜的吴里正心念转动,恭敬地行礼后问道:“大人,这打谷机的制造之法,可否告知我等?”

“我们镇上有不少木匠,自己做或许可以降低些造价。”

“是啊,少用些铁,也能便宜些。”随即有人附和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