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女生耽美>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二百二十六章宋小姐你脸真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六章宋小姐你脸真大(2 / 5)

人民币,不过这都是小钱。 一共收了两千九百吨粮食,折合成明末的粮食单位就是大约一万六千担左右,有了这些粮食储备,李朝生算是心里有底了。 不是李朝生不想多收粮食,主要是有些农户现在不想买,想等来年,不知道那个大神推测来年粮食会涨价,所以有一批死等的,然后还有一些是被下乡收粮的截胡了,他们直接去农户家里装粮食,特别快。 为了方便很多农户也就不管多出来的那一毛钱了,等李朝生反应过来,就被截胡一下,另外农户自家留着一些吃的粮食。 这些农户家都很喜欢屯粮,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可能是以前感受过大饥荒时代,因此每一户家里都垒着高高的粮仓,里面屯的粮食够一家人吃三年的。 抛出这些,这个镇子里面的粮食几乎都被李朝生收来了,其中仓库里放六百吨粮食屯着,其余全部放到了军营下面的地下仓库。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李朝生回到明末心中就安定了起来。 李朝生走的这个月明末发生了点大事,那就是曾经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上吊自杀了。 本来魏忠贤以为崇祯皇帝能饶他一命,可惜就在崇祯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东林党推了崇祯一把派了一个嘉兴贡生钱嘉征上书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 这一步走的很妙啊,第一东林党大佬们不能亲自逼崇祯表态,不然崇祯要是来个逆反,你们让我杀,我就不杀,那就适得其反了。 于是派一个无关紧要的贡生把这事挑明,意思很明显代表东林党表个态,但是呢,也给了皇帝一个回旋的余地,不然皇帝面子不好看。 于是乎一个小贡生写了十条大罪状,条条诛心啊。 分别是: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这些罪状咋说呢,还都有,也不算冤枉魏忠贤,不过换成东林党恐怕会更糟糕,这天下乌鸦一般黑,谁有这权利,谁都这么干。 不过崇祯不这么想啊,一看这罪状,顿时火冒三丈,于是让人把魏忠贤叫来,当着面让宦官把罪状读给魏忠贤听,吓得魏忠贤差点尿裤子,这是真的要把老魏我往死里整啊。 于是在李朝生收粮食的十一月,魏忠贤被崇祯皇帝发配凤阳,当时老魏还挺高兴,不用死开心啊,结果出城路上又被人告了一状,说有一批死士追随,宝物也很多,不像是发配,反倒是逍遥法外了,反正一阵在崇祯面前拱火。 崇祯一怒立刻让锦衣卫去追,结果消息走漏,魏忠贤提前知道了,老魏这下明白了,自己不死是不可能了,崇祯皇帝是动了杀心了,于是老魏想想那些老前辈,比如离自己不算太远的大太监刘瑾,那位前辈死的可是很惨啊,凌迟处死,活活的被刮了三天,想想老魏就扛不住了,于是解下裤腰带,自挂东南枝。 一代大太监就此陨落,他死了,可是崇祯不解气啊,于是让人把魏忠贤分尸,脑袋瓜挂在了河间府府衙门口,给大家展示一下,回头又把跟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用鞭子活活抽死在浣衣局,然后魏忠贤的一些亲近余党也一并剿灭。 而东林党在魏忠贤死后不久,就开始组团忽悠崇祯,让崇祯废除商业税,不要与民争利,崇祯被忽悠的是五迷三道的,几句自古圣君无有与民争利者,陛下堪比尧舜,当仿效圣君之行,取消商业税收,还利于民,则天下定然升平,百姓也将感恩与陛下。 一阵马屁,早就被东林党洗脑,觉得自己是个圣君的崇祯,于是下令取消商业税,顿时天下商人,与商人勾结的东林党人,弹冠相庆,并且把喜悦的心情传递出去,给崇祯皇帝歌功颂德,称其为堪比尧舜。 而最低层的老百姓连发声的权利都没有,这个被囚禁在紫禁城的皇帝也不知道他这一道命令,把大明推上了末路。 当李朝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愣住了,崇祯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这商业税取消容易,等你在反应过来想收的时候,那就千难万难了。 崇祯经过十八年难道没想到这商业税取消带来多大危害吗?他肯定是想到了,不然最后也不能喊一句: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现在商业税取消了,那么大明的灭亡可以倒计时了,李朝生想着。 这时李朝龙走进来道:“团长,方家老太爷求见。” 听了这话李朝生一愣,这老头找自己干什么? 李朝生想着让李朝龙去请,很快方家老太爷走了进来,笑呵呵的看着李朝生道:“朝生贤侄。”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呵呵的拱手道:“方伯父。” 二人笑了笑,紧跟着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伯父此来所谓何事?” 方老太爷笑道:“哈哈哈……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贤侄收地吗?” “地。” 李朝生一愣,这时方老太爷笑道:“没错,地。” 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伯父要卖地。” “卖。”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伯父卖了地想要做什么啊?” 听了这话方伯父道:“我们方家本就不是你们汤沟镇的人,我们主业是经商的,天启年,魏阉狗上台,强收商税,闹得民不聊生,我们家也就减少了买卖,买了些地准备种地,现在好了,阉狗伏诛,陛下圣明,取消商税,我们准备继续做生意了,现在把地卖了换些本钱。” 听了这话李朝生眯缝起眼睛道:“原来如此啊,那方伯父准备卖多少地?” 方老太爷笑道:“都卖了,一共一千二百亩,其中上等田四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