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女生耽美>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三百零四章少爷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少爷兵(2 / 3)

大磊道:“军长,鞑子不过如此,为何不趁机消灭他们?”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看石大磊道:“不要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飘了,大磊,如果真的这么打下去,咱们会死伤惨重的。” 石大磊闻言不解,李朝生道:“咱们是全火器阵营,后勤保障最为重要,另外机动性不强,守城咱们可以说是固若金汤,鞑子想要攻城,那他们会死的很惨,可是一旦把战场放在草原上,鞑子有马,机动性不是咱们可以比拟的,而且草原辽阔,四面八方都要守,且不能让咱们提前挖壕沟,做拒马,鞑子的拼着损失惨重,可以凭借骑兵杀到咱们的阵营之内,那时候可就是他来斩杀咱们了。” 听了这话石大磊眨了眨眼,点点头表示同意,归化城他们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并且付出这么小的代价,基本就是靠提前准备,不要小瞧壕沟,一条壕沟,就挡住敌人多少箭失。 更不要小瞧拒马,要是没有拒马,第一天鞑子的骑兵就可以冲到阵营之中,顶多就是多付出一些代价,可是如果鞑子冲进了阵营之中,蓝田军就会很被动,伤亡会非常大。 另外按照李朝生的说法,蓝田军队其实有往少爷兵的趋势上发展了,不管敌人有多强的武力,咱们就先来一段火炮轰击,中距离火枪射击,近距离扔手榴弹。 可以说这一条道他们安排的死死的,能从蓝田的包围圈里冲进来,那敌人基本就死绝了,可是有一天这些优势不在了呢,如果在特别艰苦的情况下,蓝田军的补给给不上,他们又该如何啊? 这一刻他有些明白李朝生为何迟迟不肯解散军中的盾牌手以及狼先手这些近战士兵了。 蓝田军从汤沟镇的一伙村民发展起来,后来又收编了蓝田六大峪口的土匪,那时候火枪还是稀罕物,大炮,全蓝田也就剿灭飞天凋的时候得了一门,那时全军都当宝贝嘎达啊,虽然那大炮的杀伤力很一般,可是那代表着威慑力。 而那时候蓝田军的战斗还是靠鸳鸯阵,那时候打仗是真的真刀真枪真玩命啊,那时候有一把复合弓,大家都乐坏了,可是现在呢? 随着蓝田军队的逐渐扩张,越来越多蓝田县普通农户家子弟参军,虽然他们都是经过民兵选拔,然后在民兵里得到很强训练后才被选拔进入军队,但是他们进入军队后,大部时间都在训练火器,已经不再玩刀子了。 现在想来,这些士兵跟那一批土匪出身,汤沟镇出身的士兵比起来,他们身上少了血腥气,像极了少爷兵,要是没有火枪,火炮支持,他们跟敌人打,还能赢吗? 会不会一战即溃呢? 而且最可怕的是自己这些指挥官们竟然没想到这一点,有一段时间还强烈要求把部队里留存的一成盾兵与狼先手也换成火枪兵,变成全火器阵营,而且当时那段时间的呼吁声很高。 不过最后还好被李朝生压下去了,而李朝生压下去的原因是还未到全面火器化的时候,这句话很多军官不理解,不过不理解不要紧,只要是李朝生说的,他们都会严格遵守,所以那些盾牌手与狼先手保留了下来。 现在想来,军长那时候很可能已经看出部队的弊端了,这才不同意自己等人的想法。 石大磊想着,不由觉得李朝生的智慧不是他们能企及的。 石大磊看着李朝生想了想把自己的这个担忧说了出来,他觉得自己跟军长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李朝生听了石大磊的话倒是一愣。 看着石大磊担忧的样子,李朝生笑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也不用过于杞人忧天,目前咱们的战略还是稳扎稳打,防守大于进攻,咱们的军队绝对可以出色的完成任务。” “虽然你说的也是一个问题,可是咱们火枪已经如此发达,火炮也如此强大,这种时候咱们不能舍弃咱们的优势,而因为担心养出少爷兵,再去训练士兵玩大刀片子,跟敌人以命搏杀,要是如此咱们还拼了命的发展科技干什么?” 石大磊一愣,李朝生道:“社会在发展,蓝田县也在不停的进步,玩火枪比玩大刀片子以命搏杀肯定显得秀气了一些,也少了血腥,但是并不代表咱们的士兵意志力有问题,吃苦耐劳,是传统美德,可是咱们现在的条件已经不允许咱们吃苦耐劳,咱们有条件吃条子肉,白面馍,就不能强逼着士兵再去吃麦糠,吃草根树皮。” “这是退步,而不是进步,咱们蓝田要的是进步,是发展,能吃白面馍咱们就吃白面馍,那麦糠,草根树皮,该喂猪就喂猪,不能怕将来咱们闹饥荒,吃不上饭,就有白面馍不吃,而锻炼吃麦糠,为的就是未来莫须有的饥荒,因为将来真的闹饥荒的时候,说不定咱们的技术已经足够改变这一切,咱们也不用挨饿啊,你啊,这叫杞人忧天。” 李朝生笑着对石大磊道,石大磊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其实石大磊这种现在的兵没有以前的兵能吃苦,现在的兵遇到艰苦情况不能堪当大任的想法李朝生很理解。 就好像现代社会,当八零后那一代小的时候,七零后就担忧八零后挑不起中国未来的大梁,可是等八零后长大,人家干的非常不错,中国也在腾飞。 而这时候八零后又看九零后觉得担心,甚至一度说这是垮掉的一代,结果呢? 九零后现在也长大了,也开始挑大梁了,国家也发展的挺好,而九零后现在又开始担心零零后,而李朝生相信现在零零后也不是垮掉的一代,在他们需要担负复兴国家大任的时候,他们也会非常成功的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完成他们的历史任务。 李朝生跟石大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