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玄幻魔法>盘点古代十大诗人> 85. 朱棣 我居然能当团宠 李景隆 我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 朱棣 我居然能当团宠 李景隆 我不……(2 / 3)

什么功绩,威望不如朱元璋,本来就主少国疑,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继承朱元璋的国策,适当小改就行了。建文帝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否定朱元璋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想出现了混乱。所以朱棣造反的时候,宣称:“皇上是被周围那些文人带坏了,乱改太.祖留下来的政策,必须清除掉这些文人,把大明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总之,很多老派的文臣勋贵武将对朱允炆挺有意见,干脆不怎么管这个皇家内斗了。还没打仗,朱允炆就已经输了一半。】————一群兄弟侧目而视,好家伙,这侄子上台就否定朱元璋,真是孝顺!朱允炆跪在地上,恍恍惚惚。朱元璋年纪大了,他随时有可能坐上皇位。他并不是条咸鱼,反而年轻气盛,想做出一番事业。明明他锐意改革,对天下是好事,结果反倒错了吗……朱允炆回过神来,连忙试图解释:“皇爷爷,你听我解释,开国的时候以杀戮为主,后来已经到了守天下的时候,当然得变更国策。”朱元璋其实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不然也不会让子子孙孙都按照祖训来做。他摆摆手:“别说了。”朱允炆:“皇爷爷——”朱元璋罕见地发了火:“滚一边去,别搁这满嘴喷粪。都让你别说了,你听不懂人话吗。别吵我听天幕!”“让我听听,都把李景隆他们留给你了,你为什么会输?”朱允炆手足无措,讷讷不言。他的叔叔们心中唏嘘,可能是隔代亲吧,父皇经常凶他们,但是对皇太孙可是一等一的好,几乎没红过脸。他们一直有点小酸,现在却平衡了。父皇的嘴臭大礼包,不能只有他们享受啊。———【建文帝另一个重大失误就是用了大明战神李景隆。】天幕此话一出,李景隆等人都愣了。既然是失误,又为什么要叫大明战神?——【本来那几个将军都打得挺好的,但建文帝非要换了他们,让李景隆当大将军,去征讨朱棣。白沟河之战,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大军,朱棣据说只有十万人。李景隆本该全胜,结果大败而归,损失数十万人。朝廷诸臣请求诛杀李景隆,但建文帝不允。后来,朱棣打到了京城,李景隆和其他人开门迎接燕军进京,史称“金川门之变”。此后,朱棣继位,是为永乐大帝,朱允炆失踪。李景隆官拜太子太师,位列群臣之首。很多人都想不通,他到底怎么输的。所以有人猜测,李景隆要么是草包,要么是朱棣的卧底。】——“六十万打十万,输了?!”天幕下,朱家人都傻了。宁王朱权:“父皇跟陈友谅的生死决战也不过是二十万人战胜了六十万人。四哥,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和朱棣的战绩相比,朱元璋引以为傲的事迹都拿不出手了。他们心里都泛起了嘀咕,战绩太夸张了,李景隆不会真是卧底吧!朱元璋神色莫名,看了一眼直发抖的李景隆:“你到底是奸细还是什么呀?”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且战功赫赫,是开国名将。李文忠生下了李景隆,所以李景隆可以喊朱元璋一句舅爷爷,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朱元璋对他抱以厚望,经常督促他读书。李景隆也没辜负他的希望,熟读兵法,看上去是个栋梁之材。等到以后上战场多多打磨,应该能一鸣惊人。李景隆长得圆润,皮肤白皙,现在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跟调料盘打翻一样。他甩锅道:“皇上,燕王向来用兵如神,我打不过他也正常啊。是太孙殿下用错人了,我不配跟燕王打仗。”要么承认自己是卧底,要么承认自己是蠢材,他哪个都不想承认啊。只能把原因归结于朱棣太厉害了。朱元璋转而看向朱允炆。朱允炆向来养尊处优,哪里被这么公开处刑过,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实在没忍住,眼眶含泪,哭了出来。毕竟,他现在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朱元璋见状,深深叹息。做皇帝,讲究能谋善断。有的时候,谋略不是必需品,皇帝只需要找出那些懂得谋略的人,再重用他们就行了,也就是所谓的“断”。比如刘邦,他谋略并不出众,但他懂得识人、懂得决断。张良韩信萧何便能出头。如今,孙子不仅不能“谋”,还不擅“断”。干啥啥不行,流泪第一名。他干脆地骂道:“哭什么哭,就知道哭。还不想想该怎么办。”朱允炆擦擦眼泪:“总之,燕王进京,实乃谋逆,乱了祖宗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开谋逆之先河。他的治下,必定战乱频发,国力衰弱。陛下,请削燕王爵位!”到了现在,他已经明白了,必须趁着皇爷爷还爱他,赶紧踩死燕王。————【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版图达到惊人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比今天的面积还大。其中一部分因为太荒凉管不了所以丢失了,但永乐年间依旧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期。史称“永乐盛世”。他给那些被削的藩王平反,还给**而死的朱柏更换了好的谥号。】——天幕此话一出,大殿的气息骤然冷凝,几乎落针可闻。朱允炆的面色瞬间变得苍白,凭什么这个乱臣贼子能够塑造盛世,凭什么啊!湘王朱柏心中的不平瞬间顺了,还是四哥好啊。——【朱棣上位之后改了很多史料,努力塑造他跟朱元璋父慈子孝的形象。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朱棣也有点文采,写了一些诗,但这些诗往往是歌颂孝道的诗。朱棣满脸都写着:“父皇超爱我的!我上位是应该的!”】朱元璋:“……”朱棣:“……”他们对视一眼,又很快移开眼神。咦,好肉麻。——【朱棣上台后恢复了祖制,同时吸纳了建文新政优秀的地方,朝野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