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其他类型>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威烈火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威烈火枪!(2 / 2)

恩,带领手下人回城之后,立刻进了紫禁城,在武英殿中找到了一夜未眠、勤恳批阅奏折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将事情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王大伴此言当真,那秦锋真的献上了六百一十八颗建奴首级?”

“千真万确,老奴亲自检查过了,六百一十八颗皆为建奴首级,绝无虚假,并有建奴的盔甲、旗帜若干!”

“好,好,太好了,哈哈!”

……

自从女真大军入关以来,明军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送来,以至朝廷上下人人惶恐不安,对能否守住京师毫无信心。

甚至出现了‘建奴凶悍不可敌,宜放弃京师、迁都江南,以避灾祸’的言论,还有一些富贵人家,已经偷偷收拾好了金银细软,准备随时跑路了。

对于这种情况,朱由检气愤不已,却又没有什么安定人心的好办法。

现在好了,六百一十八颗建奴首级摆出来,足以安定人心、鼓舞士气,让军民人等有信心坚守京师了。

因此上,朱由检立刻下旨,将这些人头运到京城内最热闹的西市、筑成一座京观,缴获的盔甲、旗帜堆放两旁,让京城内的军民人等随便观看。

旨意下达,下面的人风闻而动,很快的,京观筑好了……其效果可想而知,就像平地响起了一道惊雷,迅速引起了巨大轰动。

得知消息,京城内的百姓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的前来观看,其人数之多、场面之热闹,比起大年初五的庙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拥挤事件、踩踏事件更是不断发生,以至于顺天府尹不得不派出大量的衙役、捕快前去维持秩序。

与此同时,秦锋的名字以风一般的速度,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中流传开了,成为了议论最多的话题,就连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都知道了,从榆林镇来了一位秦将军,异常神勇、专杀鞑子!

还有小道消息称:这位秦将军年方十九,身材修长、相貌英俊,可与北周时期的兰陵王相媲美,而且未曾成亲……总之一句话,秦锋出名了,名气跟前门楼子一样高!

………

古往今来,立功者,必受赏,这是不变的道理,可在如何赏赐秦锋的问题上却犯难了。

为何呢?

赏赐有功之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官晋爵、赏赐财物了,可这两种方式,现在都有点不妥当。

不能赏赐财物,理由很简单,国库空虚,没钱了。

不能加官晋爵,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和朱由检的性格有关系。

自从当上皇帝之后,朱由检琢磨出了一套自认为高明的驭人之术:就是驭臣下如同养鹰,狐兔未息,不可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

说白了就是,对待臣子就像养鹰一样,不能喂太饱了,喂饱了就不干活了,必须饿着,才会卖力的抓狐狸和兔子。

就拿秦锋来说,刚刚来到京畿地区,就斩首六百一十八级,若是对其加官晋爵的话,就怕秦锋志得意满、生出懈怠之心,再不肯卖力杀敌了。

不如暂不封赏,让其为了高官厚禄、继续奋勇杀敌,这样对国家社稷更有利一些。

至于加官晋爵之事,等将女真人赶出京畿地区,事情告一段落了,再赏不迟!

可秦锋毕竟立了大功,朝廷方面若是一点表示也没有,同样说不过去,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朱由检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眼见皇帝犯了难,王承恩提了个建议:“启禀圣上,自古以来,为将者,全都喜欢三样东西:一是宝马、二是盔甲、三是兵器,据老奴所知,内承运库中有一杆神威烈火枪,乃是成祖文皇帝遗留之物,可以赐予秦锋,表彰其功,秦锋得了这件神兵利器,誓必感恩戴德、效忠圣上,为国家再建功勋!”

“大伴言之有理,就将那杆神威烈火枪赐予秦锋,再赐一件麒麟服,以彰其功!”

成祖文皇帝,也就是永乐大帝—朱棣,出了名的马上皇帝,不仅夺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更是亲率大军五征漠北、三犁虏庭,打的蒙古各部望风而逃!

因为酷爱征战,故而永乐帝生时召集能工巧匠,打造了不少神兵利器,待其驾崩之后,有的兵器陪葬长陵之内,有的则留在了宫中,那杆神威烈火枪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多前,王承恩当上秉笔太监之后,清查过一次内承运库,见到过那杆烈火枪,印象极为深刻,故而提出了以枪赏赐秦锋的建议。

有人问了,用帝王使用过的兵器赏赐臣子,不违背礼法吗?

不违背,而且有例可循!

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称帝之后,曾命人采集金牛山中的极品铁矿石,铸造了八柄宝剑,各长三尺六寸,合称‘蜀主八剑!’

八柄宝剑,刘备自己佩带一柄,其余七柄分别赏赐给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以固君臣之情!

永乐大帝生前,也曾多次将自己的佩剑、佩刀,赏赐征战有功之臣,以示嘉奖!

因此上,赏赐神威烈火枪给秦锋,并不违礼,反而能成为一段佳话。

至于派谁去赏赐,一事不烦二主,还是让王承恩跑一趟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