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66章 这是人能下出来的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这是人能下出来的棋?(2 / 2)

是个业余人士而已。

钱谦益突然斩钉截铁的说道:“此神仙谱也,非人力所能及!只可学之,不可敌之。”

冯元仲和过百龄愕然抬头看向钱谦益,很快明白钱谦益这句话说出来就是在为自己找安慰。

如果有人能把围棋下成这样,那围棋这个游戏以后就不要玩了,他只有告诉自己这不是人类下出来的棋局,才有继续下棋的勇气。

思索一会儿之后过百龄也是点头。

“没错,这局棋不可能是人能下出来的,只可能出自神仙之手!”

他需要找回自己的道心,必须告诉自己世上不可能有人有这样强的计算能力、这样恐怖的机巧心思,才能够继续下棋。

经过钱谦益点拨,过百龄总算才有正常思维能力,冯元仲却是不太信。

神仙棋局这种事情太过奇怪,冯生决心去福建找王文龙问问:究竟何人能下出这样棋局?

不过这不妨碍冯元仲大加赞叹。

“世所未见,世所未见也。”

钱谦益点头同意:“天下第一评述,天下第一棋谱都在此了。”

冯元仲询问道:“不知小友可否让我将这棋谱抄录一份,甚至示以见人?”

过百龄点头:“这时建阳先生手录之棋谱,信中也有叫我们广为传扬之意,正当如此。”

三人这一来是彻底不用吃饭了,冯钱二人你一页我一页将棋谱瓜分之后就赶快抄录,一边照着王文龙的方法抄下每一步棋局,另一边则是将王文龙对每一步的评述都加入其中,过百龄则是开始复盘。

抄完棋谱三人还是睡不着,于是开始第二次复盘,接下来是第三次。

李如松有点奇怪,第一次请名士这么省钱的,来到府中之后既不需要陪玩也不需要开宴,三个人老老实实就窝在屋子里抄书。

两天之后过百龄回无锡,钱谦益回苏州,各自带回棋谱与家乡方家讨论,王文龙所抄的五局棋谱便在无锡和江苏悄然流行,引起一些三吴围棋好手的震惊。

过百龄回乡苦思长考,想要尽量学会棋局之中的技巧,他很务实,下棋的棋手思维他一时触摸不到,但王文龙的解说他是可以理解的。

过百龄反复翻看王文龙的解说,渐渐从中圈画出重要的概念:开局、官子、手筋、定势、行棋效率……

过百龄是极有悟性之人,事实上后世中国围棋史中“官子”“定势”这个些概念第一次出现就是在他的书中。

而此刻,过百龄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悟道,甚至为此推迟北上京城扬名的时间。

在王文龙启发之下过百龄的围棋思考已经远远超越他原本的深度,不知不觉间跨过一个个时代局限。

至于冯元仲,他离开杭州后直接南下去找王文龙讨教。

冯元仲日夜兼程找到王文龙的家门外之时,碰上王文龙正准备出门。

问清冯元仲身份后王文龙先是惊讶,之后却是脸露笑容。

冯元仲可也是明代文学史上有一号的人物呀。

冯元仲,字尔礼,万历年间著名的书画鉴赏家、木刻家,其实他的身份远远不止这点,他对于诸般文艺都有研究,比如他是此时著名棋手,写过关于围棋的《弈旦评》和《弈难》,甚至他还是有名的制墨家:冯元仲所制作的“天益山书墨”是此时全天下最有名的书墨。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位文艺方面的多面手。

最近《旬报》的娱乐内容做的不错,王文龙正打算开一个游戏板块,什么数独、成语填字、猜字谜、棋谱评述都可以成为此板块的内容,王文龙正缺冯元仲这么一个编辑呢,这不是他自己找上门来了吗?

冯元仲急切询问:“建阳先生这棋谱是哪里得来的?”

王文龙说道:“这是我家祖上所传,具体从何而来,我却不得而知了。”

“祖上所传?”冯元仲皱皱眉头,对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