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梦归>其他类型>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第364章 拍摄现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拍摄现场(1 / 2)

规模效应这种东西,是蒋博一直认可的模式,影视公司也是企业,也有拉动就业的责任。

“说吧,你盯上哪块地方了?”李雪还是了解蒋博的,现在这么说,心里肯定已经有主意了。

“你觉得呢,雪姐?”蒋博想试一试李雪的眼光。

“滨江?”

“徐汇滨江或者对面都行。”蒋博加了个限定词。

魔都的开发,也是沿江的,其他的所谓板块,其实都是在炒热度,只能得其一,最多的其二。

而魔都房价的天际线,则一直集中在黄浦江两岸。

当然,这里面肯定要排除佘山或者花木的别墅板块。

那玩意儿属于BUG。

国内的容积率规定,从限墅令到禁墅令,路线十分清晰。

本质上就是要用最小的土地,来获取最大的收益。

所以必须主推高层或者多层,与此同时必须禁止别墅,独栋或者联排都不行。

等高层住宅差不多完成历史使命了,就可以酌情放开多层或者底层住宅,降低容积率。

让大家还有向上置换的空间。

再经过几年,深知十几年的发展,低层住宅也差不多了,再放开别墅限制。

当然这些只是对于住宅而言。

另一点需要明白的是,有一些资源也是稀缺的。

比如,港岛的半山,或者魔都的滨江……

“徐汇对面?”李雪一时没反应过来。

“世博或者三林滨江。”

“你怎么那么清楚?”

“经常看看地图,什么都知道了。”

“世博滨江,有点难搞吧?”

都知道10年,魔都要搞世博会,那地方听起来就是一块热土。

可惜也只是听起来。

10年的世博会,确定在魔都举办是在02年底,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筹办,到真正举办就已经用了八年时间。

谁能想到,世博会都结束十几年了,世博板块,还有大片的工地和空地……

“你先去谈了试试,毕竟是两个区。”蒋博专门嘱咐道。

“有什么区别吗?”李雪随口问道。

“你去问问就知道了。”

具体的细节,蒋博也不好细说,这事儿比较敏感。

有专门的人研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都有明确的KPI考核。

蒋博在公司没待多久就离开了,他得去剧组转转。

目前魔都这边的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李雪过来也只是负责《何以》这一個项目。

从浦西到浦东,也就半个钟头,蒋博到汤臣一品的时候,剧组还在拍摄。

正好赶上何以琛同事来家里公司聚会的戏份,现场已经布置完毕。

“蒋董。”看到蒋博进来,林玉分连忙起身打招呼。

蒋博摆摆手,看了看拍摄现场的不知情况,道:“你先忙,不用管我,我就是顺利过来看看。”

大老板来了,林玉分哪里还坐得住,再三让道:“蒋董,要不你来导一场,我们也学习学习。”

对于蒋博,林玉分还是佩服的,或者说是一种电视剧导演,对电影导演的佩服。

蒋博态度很坚决拒绝道:“我就算了,不要喧宾夺主。”

很快开拍,一切都很顺利,就是机位数量好像不够,调整有点麻烦。

蒋博看了一会儿之后,问:“林导,你为什么不选择多几个机位拍摄?”

林玉分有点尴尬道:“蒋董果然慧眼如炬,本来我也打算用多机位的,但是人手不太够。”

“那就从公司调。”蒋博十分大气道:“我的意思是,能让演员一遍过的情况下,就尽量一遍过。”

这是蒋博的拍摄原则,他心里有把尺,可以精准衡量,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

“会不会太浪费了?”林玉分不太确定道。

她也是紧手的仗打多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预算。

同一个镜头,让演员多拍两遍,浪费的是时间。

但是多增加一个机位,浪费的就是金钱。

签合同之后,演员的时间,就不值钱了,传统的导演都知道怎么选。

蒋博不以为意,笑着点了点道:“林导,你这个观念,还是要转变转变,咱们公司有这个条件,你就尽可能高质高效把片子拍出来就行。”

说完就当场给李雪打电话。

“还有什么其他困难吗?”挂断电话之后,蒋博又继续问道。

林玉分和乌龟漫对视了一眼,道:“蒋董,其实困难还挺多的,这次工作室成立比较仓促,剧组各个岗位上的人手都不足。”

其实蒋博早就聊到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林玉分之前只是个导演,除了拍摄之外的事情,几乎什么都不用去管,全都交给蔡亦侬。

突然出来开工作室,独立执掌一个剧组,出问题是必然的。

剧组的活儿是你想象不到的杂乱和繁琐。

“李总最近常驻魔都,你有什么需要直接跟她说。”蒋博给林玉分吃了个定心丸。

拍完这场戏,正好到午休时间,大家分开休息用餐,蒋博也跟着品尝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